说“安”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AI朗读 - 说“安”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在中国的历史上,“安”字显得格外的醒目。

  天安门,地安门,祈年殿,来自远古的建筑,跨越千年,诉说着帝王的那份最朴素的希冀:国泰民安,递万世之业。

  “安”的重要性,在此可见一斑。

  平旷的土地,俨然的屋舍,杂植桑林,良田阡陌,鸡犬相闻,这一切的一切,不仅仅是陶渊明的桃源村,同时,也是我们所向往的乐土。远离战争的硝烟,远离诸侯的纷争,用袅袅炊烟勾勒出醉中翁媪,倜素琴,阅金经,用涓涓的流水划出安定的边境,独享生活的气息,亦或只有这份安定,才能得到恰然与恬静,生命,只能在这里呼吸。

  民兴,独安。

  大唐盛世,总给人一种从容的感觉。贞观之治,流传至今,但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千百次的锤炼:以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求民之安;以儒为师,戒奢从简,求思之安;以广开言路,虚怀纳谏,求政之安;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政治清明,民生安定,以此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事景象。

  国兴,独安。

  或许我们没有忘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凉,或许长安日下万户的捣衣声还在耳畔回响,或许昔日的春闺梦里人,今日已成河边无定骨…骨肉分离之苦,亲朋成新鬼之恨,凋敝的山河,无不让我们厌恶失去安宁的社会,亲人失散,民不聊生,战乱连年,失去安定的社会,等待它的也只有深渊。

  动乱的历史是民族的伤疤,它无时不刻警醒着我们,有安,则国兴,无安,则国灭。

  秦王以武器治国,执敲扑鞭笞天下;隳名城伏尸百万,杀豪杰,流血漂橹;亦受纷奢,大兴土木,修阿房,筑骊山,暴政连连,征夫无边,流离失所,社会动荡;正是缺“民安”,使其“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正是缺“国安”,使秦朝变得如此短暂。

  康熙却懂得“修德安民”之理,修葺长城,也仅能够多几个孟姜女,多些戎卒叫,守国之道,惟在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边境自固也,所谓“众志成城”是也。于是便在那莽莽苍苍的山岭中,修建几座园林——避暑山庄,常在园中住住,即加强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又可以起到威慑的作用,即可安抚边关的民心,广传仁德,又视察驻守,保持彪勇,他把复杂的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转化成一片幽静安民的园林,这比用白骨堆成的万里长城可要高明的许多。康熙也亦是有高出那个年代的安兴国之道,才缔造康乾盛世的富饶。

  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已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中,由古视今,于己,求家安,家安,以求万事兴,万事兴,则国安,国泰民安,社会安宁,递万世之上业,生息,繁衍。

Tags标签

上一篇:关于房子的梦想

下一篇:源,自何方?

说“安” 网络收集
浏览(62)次  /  高中作文
收藏
推荐(44)
要加油(8)
pre
play
next
close

考试过后

过年感言

青春的岁月,身不由己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1评论

浅绿的茶

1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随机欣赏
随便挑,随机选,总有无视的~.~
分类 换一批
职场文书书信函件祝福寄语演讲致词实用文档优秀作文初中作文保证书担保书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