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精选6篇)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AI朗读 - 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精选6篇)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精选6篇)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 篇1

  神农溪全长60公里,沿途接纳17条溪间,8处百米瀑布,溪流由此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注入浩浩长江。乘着古老的“豌豆角”小扁舟顺水漂流,但见两岸多呈80至90度的壁堑,陡峭耸峙,并与山头相续。山峰相对高差海拔300米至1200米,壁间狭窄处仅7米。两个小山村将20公里地段分成棉竹、鹦鹉、龙昌洞3个峡段,而以“险、秀、雄”各具特色,崖壁上不仅钟乳密布,怪石峰峰,还分布着大小溶洞60多个,且大多数洞口有石砌土垒的墙壁,留下古时战乱的痕迹。又以龙昌洞、燕子阡著称。龙昌洞非石洞,长10里,可以浮舟往来。燕子阡洞高80米,宽30米,洞中岩壁顶上常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飞翔在峡谷深处的上空,给游客们带来一种喜庆的气氛。燕子阡洞中有岩浆积淀而成的“千丘田”,阡陌纵横,蔚为壮观。神农溪迂回曲折,落差较大,形成长短各异,急缓不同的滩多达60余处,有“一里三湾、一湾三滩”之说。多道浅滩,水深不到0.5米,水浅滞涩,船底与卵石摩擦,犹如陆地行舟,三十多道急滩平均落差1.7米,最高达3米,驾舟漂流似箭离弦,使人在有惊无险之中领略与大自然搏斗的无限乐趣。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 篇2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神农溪是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神农架南坡,故名神农溪。

  神农溪全长60公里,相对高差2900余米,两岸绝壁夹峙,窄处不及5米,山岩多成80至90度的壁堑,日均流量20立方米/秒,于巫峡口东20__米处的西壤口汇入长江。

  神农溪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观独具特色,集长江三峡雄、秀、险于一体。现辟旅游景区32公里,有神农峡、绵竹峡(支流)、鹦鹉峡、龙昌峡四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面积57.5平方公里,灌木植被葱茏,山花馨香四溢,猴群嬉戏,黄羊獐麂出没,山水蓝天一色,一派山野情趣。有溶洞60余处,险滩、长滩、湾滩、浅滩30余处,历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溪水深潭碧绿,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古老村落、土家风情构成了原始、古朴、自然、野趣,乘"豌豆舟"木扁舟漂流和乘环保船观光游览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成为三峡线上的一颗明珠。

  神农溪延伸开发溯溪而上16.8公里的罗坪复建了游客接待中心,较原来的接待中心功能更加齐全,设备更加完善,接待量成倍增加,是游客休息、就餐、观赏土家歌舞表演的理想场所。过去游人罕至的神农峡的奇异风景--神农温泉、神农洞、神农峰等,也呈现在游人面前。

  135水位定型,神农溪又增添了峡谷平湖的美景。现在神农溪景区线路延长,进入条例改善,安全系数增大,区位优势明显,游览方式多样,转型升级后的神农溪旅游,在规模上更加大气,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上更加丰富。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 篇3

  神农溪是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神农架南坡,故名神农溪。

  神农溪全长60公里,相对高差2900余米,两岸绝壁夹峙,窄处不及5米,山岩多成80至90度的壁堑,日均流量20立方米/秒,于巫峡口东20xx米处的西壤口汇入长江。

  神农溪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观独具特色,集长江三峡雄、秀、险于一体。现辟旅游景区32公里,有神农峡、绵竹峡(支流)、鹦鹉峡、龙昌峡四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面积57.5平方公里,灌木植被葱茏,山花馨香四溢,猴群嬉戏,黄羊獐麂出没,山水蓝天一色,一派山野情趣。有溶洞60余处,险滩、长滩、湾滩、浅滩30余处,历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溪水深潭碧绿,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古老村落、土家风情构成了原始、古朴、自然、野趣,乘"豌豆舟"木扁舟漂流和乘环保船观光游览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成为三峡线上的一颗明珠。

  神农溪延伸开发溯溪而上16.8公里的罗坪复建了游客接待中心,较原来的接待中心功能更加齐全,设备更加完善,接待量成倍增加,是游客休息、就餐、观赏土家歌舞表演的理想场所。过去游人罕至的神农峡的奇异风景--神农温泉、神农洞、神农峰等,也呈现在游人面前。

  135水位定型,神农溪又增添了峡谷平湖的美景。现在神农溪景区线路延长,进入条例改善,安全系数增大,区位优势明显,游览方式多样,转型升级后的神农溪旅游,在规模上更加大气,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上更加丰富。

  巫峡口

  巫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全长42公里,山高入云,有巫山十二峰擅奇天下。巴东段24公里,西起边域溪,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

  边域溪,又名鳊鱼溪。为渝鄂两省市界河,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鸿沟",历史上巫巴两县百姓,为争夺田土薪柴,曾发生过无数次械斗,造成了不少伤亡,1949年后,两县青年在这一带营造了"青年友谊林",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密合了历史上留下的"楚蜀鸿沟"。

  边域溪东为"铁棺峡",有悬棺,色如铁,故名。全长2.7公里,一线多景,连线三峡,上称"布条峡",中为"铁棺峡",下流百米有石垒的"石棺峡"。江面迂回曲折,山岩高差300至500米之间,窄处不足70米,南宋诗人范大成有"束江岩欲合,中间一罅天"之说。

  门扇峡,位于楠木园,巫峡口之间,长2.5公里,大面山、尖子山南北对峙,象两扇大门扼住东去的江水,故而得名。峡内绝壁夹峙,有板壁岩,链子溪古栈道之险;蛮洞桥小石干垒、古工艺之奇,江南褐红色的岩石,在阳光照射下,象似火焰伸向江心,故名火焰石。两岩岩壁上有石刻(我示行舟等),是珍贵的三峡水文记实资料。出峡后,大江两岸山峰一片葱茏,万亩柑桔园花果飘香。

  西壤口

  西壤口是巫峡的出口,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古墓七百余座。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有殷、商、战国、汉等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派张飞镇守于此,栅联寨七百余里,后关公张飞死,备起倾国之兵发吴,遭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刘备丢盔卸甲,逃至这里。据巴东县志载:"追兵急,备烧栈断道,然得免"。所以在巫峡里边有一个避兵岩,那就是刘备躲避追兵的地方。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壤口李家湾地区发掘了四座古墓。出土文物有巴氏矛、巴氏剑、巴氏征、巴氏盾等巴人用过的兵器。在西壤口还存有"杜甫草堂"遗址,始建于明代。查《杜甫年谱》"大历三年,杜甫东下夔州,三月报江陵"。其中有三个月在此小憩,曾写有"西壤溪"诗一首,"壤溪渔火"后历为巴东古八景之一。同时西壤口的巫峡北景画面还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伍元人民币的版面图案。

  巴东夏橙

  巴东是全国柑桔基地,盛产脐橙、血橙、夏橙等十多个品种,尤以夏橙(又名"五月红")驰名。其特点是花果并枝,两代同堂,酸甜适度,质优高产,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龙昌峡

  龙昌峡全长5.7公里,雄峡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深若幽巷重门,均宽不足20米,山岩多成80度至90度。斜坡直插溪底,以雄见长,唐代诗人杜甫乘扁舟漂流过此峡,有诗赞曰:"迢迢水出走长蛇,怀抱江村在野牙,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北宋至和三年,有蒋凯、彭德纯、周茂叔乘船漂流过此峡,历史上又称这峡为"三游洞"。《小方壶斋舆地记胜》记载:"此洞非石洞,乃山水之奇观也,一洞十里,可浮舟往来",据考古时峡谷两岸树木繁茂,藤蔓植物攀附其上,遮天蔽日形似洞穴,1990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漂流此峡后盛赞:"这才是真正的峡"。

  神农溪大桥

  神农溪大桥是我县公路复建工程中的一座特大公路桥。于1997年4月施工兴建,1999年12月13日合拢。20xx年6月正式通车,总造价1730万元,该桥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桥长318米,桥墩高109米,是我国公路桥梁中的第一高墩,是我国桥梁建筑上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之一。

  鸿大港湾

  这地方叫"鸿大港湾",1937年冯玉祥将军乘坐"鸿大军舰"避空袭,抛锚在此停靠一年之久,故当地居民称这里为"鸿大港湾"。

  巴东新县城

  巴东新县城位于巫峡口外,神农溪出口处的长江南岸。209国道线横贯其间,水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扩展空间大,水陆交通便捷。总体设计规划面积为434.45公顷,约为老县城建筑面积的5倍。人口设计容量8~9万人。

  新县城共分黄土坡、大坪、白土坡、云沱、西壤坡五个小区。中心区西壤坡距老县城9公里。由沿江路、中环路三条连接道组成的主干线和209国道,将五个小区串连在一起,大小桥梁百余座,且风格各异,因而巴东有"百桥县"之称。市容分别形成建筑博览、港口贸易、旅游文化、民族风格各具特色的自然小区。特别是巴东长江大桥的兴建,把位于长江北岸的官渡口、雷家坪两个乡级镇,与新县城融为一体,既扩大了新县城的建筑规模,也进一步展示了巴东对外招徕的品牌形象。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 篇4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巴东,漂流神农溪!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主峰,流经湖北巴东县境内,由北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

  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六十余处。

  水道虽狭急却清浅,漂流极富刺激而又安全。

  神农溪流经三个风景各异的峡谷——棉竹峡、鹦鹉峡、龙昌洞峡。

  两岸风光奇美,峡谷中少有开阔地,最狭处两岸相距仅7米。

  船行峡中,如穿幽巷重门。

  一座座高达数百米的山峰劈面压来,几乎望不见前面的水道。

  我们现在乘坐的这种小木船古时叫“兰舟”,杜甫曾有“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地描述。

  现代诗人郭沫若又称它为“扁舟”,有诗写道“扁舟劳济渡,同志爱何浓”。

  当地船工叫它“扁豆角”,因为它形似“豆角”。

  它是我国当今最古老的三种水上运载工具之一(其余两样是雅鲁藏布江的牛皮筏和福建九曲溪的小小竹排)。

  这“扁豆角”船体长13米,宽1.8米,高0.7米,两头尖平底,前梢后橹,像两把大关刀,用以拨开水路,端正航向。

  它载重2.5吨,吃水1尺左右,而神农溪水大都也只有1尺来深,有时船底与溪石相擦发出“嘭嘭嘭”的响声,就像陆地行舟。

  不信大家可以仔细听听看!

  “扁豆角”下水时要纤夫拉纤来限制它的速度,这叫“倒牵牛”。

  每条木船由6名船工驾时,他们都是神农溪两岸的村民,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且精通水性,而且我们都穿上了救生衣,所以请大家放心,乘船漂流是“竹竿一点,有惊无险”。

  绵竹峡

  这里是神农溪的第一个峡谷——绵竹峡。

  绵竹峡长4公里,它以“险”著称。

  大家看,这段峡谷两岸峰峦夹峙,摊谭相接,宽窄不一。

  不知道大家听到什么声音没有?对,是船过险滩,船底与水中卵石相擦发出的吱吱的声音。

  棉竹峡,因棉竹生长繁茂故名。

  源于神农架余脉,海拔2400米的仙女山,全长17公里,沿途接纳了四条溪涧,在余家寨汇入神农溪主流,可航行河段5公里。

  棉竹峡景观奇特,以险著称。

  峡谷蓊郁幽深,为罕见的远古地质构造运动遗迹、标本。

  两岸峰岩夹峙,层次分明,绝壁千仞。

  山巅岩壁且多洞穴,相传为土家先民居住过的洞穴遗址,洞穴外大多有颓垣断壁或小石干垒遗迹可考。

  岩壁间的石笋、石幔有的似从天而降,千奇百怪;有的宽达二、三百米,两岸山峰依偎,溪流最窄处不及5米,天开一线,5公里深邃大峡谷,溪流坡降度达5%。

  两岸植被葱茏,猴群嬉戏,鸟语花香。

  “豌豆角”扁舟依山而过,这“一里十三湾,湾湾滩连潭”。

  船尾出滩,船头又进滩,航行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的意境之中。

  “半边街”、“将军把门”,“鲲鹏展翅”、“石笋集会”、“藤幔峰岩”等玲珑小景,更是栩栩如生,棉竹峡漂流,为古老的神农溪增添了异彩。

  叶子坝

  这里是叶子坝,又名落叶潭,因神农溪水穿过神农峡谷,至此河面陡然变宽,水流变缓,上游漂流的树叶,多在这里停留,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西天王母娘娘设幡桃盛会,仙女们采摘幡桃时,将一片幡桃树叶掉入此地,使这里北岸的滩深变成形似一片树叶而名。

  叶子坝是神农峡与鹦鹉峡之间不足一公里的一个土家村落,原这里居住着近百人的土家山民,他们憨厚淳朴,尚义好客,以背薪垂钓为乐,农舍土砌瓦盖,傍山为屋,竹林芭蕉簇拥,山水蓝天一色,一派水乡情趣。

  他们为了支援三峡大坝建设,放弃了美好的故土,多已迁往荆沙。

  今天的叶子坝已是一片水光山色,非夕日的村乡袅烟。

  1949年后,交通部门在此设立渡口至1990年,神农溪正式批量接待海内外游客来此漂流旅游时,这里便成为游客漂流的一个重要起点,客人从巴东县城乘车46公里,约一小时到达叶子坝停车场,游客们下车后,向下步行400米台阶,经龙王庙,便到达了叶子坝渡口。

  它和龙船河是漂流途中的两个土家村落之一,相距7.5公里,这里人口不足百人,大多为土家山民,憨厚、纯朴、尚义好客,以背薪垂钓为乐,农舍土砌瓦盖,傍山为屋,竹林芭蕉簇拥,山水蓝天一色,一派水乡情趣。

  劳动仍沿袭着古老的手摇纺车、水车扎花、石碾春米、凤凰榨油等原始生产工具,古老的婚丧婚娶、传统的节日喜庆,如堂戏、皮影戏、跳丧舞至今犹存,给神农溪增添了浓郁的土家风情,今天在龙船餐厅里我们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台土家族的歌舞表演供大家欣赏呢。

  鹦鹉峡

  这里就是神农溪的第二个峡谷——鹦鹉峡,它是三个峡中景色最秀丽的一个,全长7.5公里,峡中山峦耸立,层峦叠嶂,两岸植被如缨络垂挂,四季长青,岩水滴渗,飞瀑涌泉,奇观迭现。

  有一段峡谷,无论隆冬炎夏,都可看到盛开的鲜花,故名“年花滩”;还有一处叫“九股水”的地方,溪边泉眼涌出多股泉水,分清、浊、混三色,因名“三色泉”。

  除此之外,鹦鹉峡内还有燕子阡溶洞、古栈道等众多景点等着我们去一饱眼福呢!

  燕子阡溶洞

  大家看到这满天的燕子在你的头上盘旋,就代表我们已经进入了神农溪最大的溶洞——“燕子阡”了。

  它洞高100余米,宽30米,岩壁顶上常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泛舟穿过时,神农溪最大的溶洞“燕子阡”就在这里,洞高80米,宽30米,岩壁顶上常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泛舟穿过时,满天的燕子在你的头上盘旋。

  神农溪的短嘴金丝燕体型略小(14厘米)近黑色金丝燕。

  两翼长而钝,尾略呈叉形。

  腰部颜色有异,从浅褐至偏灰色,下体浅褐并具色稍深的纵纹。

  腿略覆羽。

  短嘴金丝燕,地方名岩燕,体型较小,羽毛呈麻色或黑褐色,有金属光泽,它们常年群体栖息于岩穴中,哪怕在一片漆黑深远的燕洞里,飞时也不会碰壁,不互相碰撞,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巢。

  小神农架景区多处发现短嘴金丝燕群,神农溪的燕子阡大溶洞,栖息着成千上万的金丝燕。

  每当天气变化或或夕阳西照,天空燕群飞翔,增添了景点的魅力;每当冬末春初,燕群飞向溪口淤沙壁上,凿沙洞为巢,密密麻麻一大片,进洞出洞另有一番景象;春水上涨冲刷沙壁,燕群又飞回岩洞筑巢。

  天心眼

  大家请看那块巨大“飞来石”兀立溪中,它就是“天心眼”。

  鹦鹉峡的中段是800米险滩。

  天心眼是神农溪的最窄处,水急浪高,所以浪花不时打湿我们的衣襟,大家请看前方的那一个急转弯,你们猜猜看:前方往左拐还是往右拐?根据山脉的走向,原来看上去应往左拐,实际上船是往右拐了。

  你猜到了吗?

  朝我来

  船在神农溪中走,礁石林立,令人望而生畏。

  可是,就在船与礁石将要接触的一刹那,船工只需用梢轻轻一搬,立即化险为夷。

  这是船工几百年来总结出来的闯滩二十字决:“朝着礁石去,大吉又大利,躲着礁石走,大祸要临头”。

  这些迎面扑来的礁石,船工形象地称它们为“朝我来”。

  古栈道

  大家请看在那龙昌峡、鹦鹉峡和神农峡的岩壁上,有断断续续一排六寸见方深约一尺的方孔,这便是古栈道遗迹,龙昌、鹦鹉两个峡段的栈道现已全部沉入水下。

  开凿此栈道,始于何时,用于何事,众说纷云。

  古人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说。

  有说是通往罗坪故州所建,也有说是夔东十三家的刘体纯恳战神农溪上,为引用盐场河盐水而凿,无一定论。

  郭沫若有诗赞曰:“滔滔溪水万古流,巍巍栈道何人修,古栈虽毁石孔在,留得伟迹壮神州”。

  神农溪的栈道是单排孔,断断续续百十来个,它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

  疑无路在我们船的前面,高山挡住了去路,陶渊明曾有“撤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优美诗句。

  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舟至山前疑无路,一篙撑出又一村”。

  转过前面这道山梁就到了我们的龙船餐厅,也就是我们中午休息就餐的地方。

  三色泉

  在我们船的右侧就是堪称一绝的三色泉,从乱石丛中流出的泉水,分清、混、浊三种颜色,三色泉水齐头并进,形成了长达百米的彩带奇观。

  据专家考证,水中含有17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谓天然矿泉水,尤其是夏天,水质甘冽、清凉,倍受中外游客欢迎。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啊!

  龙船餐厅

  大家请看,前面那幢红色土家吊脚楼,就是龙船餐厅,也就是我们中午就餐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品尝香气四溢的土家油茶汤,饮用防癌抗癌的富晒矿泉水,饱食“葛仙米”、“麻花鱼”等地方特产,观看具有民族风情的土家族歌舞——“摆手舞”、购买土家族手工艺品——西兰卡普、花背篓等旅游产品。

  龙昌峡

  在吃饱购足之后,我们来到了神农溪最后一个峡谷——龙昌洞峡,此峡对峙均宽不足二十米,两岸壁立水中,连绵不断,曲折迂回长达五千余米,大有矍塘峡夔门之雄。

  沿途可见人文景观——岩棺群和古栈道。

  峡东岸离水面150米高的绝壁上,有许多小洞穴,深浅不同地放置着岩棺,肉眼清晰可见。

  猴子滩

  大家请注意了,我们马上经过猴子滩,这里水位落差有3米,扁舟将头低尾高,直冲而下,大家一定会担心翻船,不过不要紧张,都向船中间坐,做到船动人不动,就不会翻船了。

  再加上我们船工技术娴熟,保管大家有惊无险,让你们领略一回海上冲浪的情趣。

  好了!最险峻的猴子滩过了,是不是非常刺激?我们继续下漂。

  悬棺

  请大家向左上方看,约150米的高处有岩棺一座,它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义,于春秋战国末期形成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那么为什么要将棺木放在高高的山上呢?这是因为土家族奉行高葬的习俗,认为高葬者至孝。

  曾有诗写道:“棺木为何悬此岩,秋风凄雨痛人怀。

  雪飞巫峡山戴孝,树动风声松举哀。

  春至百花呈奠礼,夜间明月照灵台,可怜你是谁家子,尸到如今尚未埋”。

  据专家考证,这里有岩棺七座,两具外露,赫然可见,至今为神农溪上一谜。

  现在土家族悬棺葬俗已经不复存在,但跳丧舞习俗仍存。

  在神农溪三个峡谷中,发现悬棺多处,仅龙船峡东岸就有7座悬棺,两具外露清晰可见。

  峡西石壁上,还有多处古栈道遗迹。

  岩棺是怎样放在悬崖峭壁之上,古栈道通向何方,这些依旧是神农溪的千古之谜。

  西壤口

  好,我们现在到了西壤口,它是巫峡的出口,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有古墓七百余座。

  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有殷、商、战国、汉、等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派张飞镇守于此,栅联寨七百余里,后关公张飞死,备起倾国之兵发吴,遭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刘备丢盔卸甲,逃至这里。

  据巴东县志载:“追兵急,备烧栈断道,然得免”。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 篇5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远看这里的山险峻陡立,一座座山峰挤在一起,像一面巨大而坚硬的墙壁。这些山峰有的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有的像顽皮的孩子;有的像一位健壮的巨人;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这里的石头形态各异,直挺挺地站在这里。

  近看,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山峰,笔直地冲向云霄,据说有二百多米高呢!要是爬上去,可以体验腾云驾雾的感觉。再用望远镜往远处看,山上那一片片、一簇簇,郁郁葱葱的树,密密麻麻,像是每个树宝宝都戴上了一个个绿色的头套,正在快乐地玩耍呢!

  船继续向前行驶着,水面上出现了一道道波纹。太阳光把水面照得银光闪闪,阳光透过水面,一直穿到水底的石头上。水是那样清!一眼就能看到水底的水草、小鱼,扔一块石头下去,还能看得一清二楚。水是那样绿!绿得好象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碧波荡漾。绿水就像一面碧绿的大镜子,把山、水、人、船倒映在水里,都变成绿色的了。更有趣的是: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有淡黄色、有湛蓝色、有浅绿色、还有红色。变化极多,漂亮极了!

  导游告诉我们,前方靠左有一个洞,叫百鸟洞,高约一百多米,宽四十多米。船很快就到了百鸟洞。“哇!这个洞好大啊!”我情不自禁赞叹道。导游还告诉我们这个洞的面积大约有十五亿个盘子那么大。在这个洞的上空,有许多鸟儿在洞上方盘旋。有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胖的、瘦的,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有的站在枝头唧唧喳喳地叫,那声音可悦耳了,有的正在和自己的伙伴兴奋地做着游戏,有的在炫耀着自己美丽的羽毛哩!好象在说:看!我的羽毛是不是很漂亮啊!怪不得是“鸟的天堂”呢!

  我的眼睛应接不暇,眼球都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不知不觉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要对神农溪说再见了,我依依不舍的对神农溪大声说:再见了,景色优美的神农溪,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 篇6

  大家中午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张导,我们今天要去神农溪。

  神农溪在长江巫峡口,这里有崇山峻岭的大山,有清澈见底的溪水,……希望大家能喜欢。

  好了,记得出发前上厕所,东西不要落下,我们先上船吧。坐在船上,吹着凉爽的江风,赏着沿途的美景,无比惬意。船接下来就将驶入神农溪,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条小溪为什么叫“神农溪”,哈哈,不知道吧,那是因为溪水都是从神农架流过来的,所有叫神农溪。

  大家请往我左手边看,那鲜红的几个大字“神农溪”好像是著名的雕刻家刻的,再往前看,那崇山峻岭的高山,是不是很像大象的鼻子,在往上看,有三副悬棺,数百年来,悬棺至今也没有腐烂,也不知这棺材如何到达那么高,且四周全是悬崖峭壁的山洞,据说有许多个考古专家来到这儿数次,都没解开这个谜,神农溪的悬棺成为了世界未解之谜,也正是因为这份神秘,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大家请往我的左边看,是不是有蹦蹦跳跳的金丝猴,一会儿从这棵树荡到那棵树。再往前看,那溪边黑乎乎的深洞,那就是燕子洞。里面每天早晚会有数千只燕子出入,甚为壮观。

  前年那个安静的村庄就是罗坪村,我们的船马上要靠岸了,大家随我一起上岸,这里有旅游公司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特色节目,蕴含着土苗少数民族的文化。入乡随俗,来到这里,就好好享受这别具一格的土家文化盛宴吧,千万不要错过哦!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欢,如果你喜欢这里,请告诉您身边的朋友。我们下次再见。

Tags标签
2025年湖北神农溪的导游词(精选6篇) 网络收集
浏览(149)次  /  导游词
收藏
推荐(29)
要加油(28)
pre
play
next
close

关于青岛天后宫的导游词(精选6篇)

碧霞祠导游词(精选16篇)

介绍青岛的作文(精选11篇)

夏天烟台的海导游词550字(精选7篇)

精选山东灵岩寺导游词(精选9篇)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随机欣赏
随便挑,随机选,总有无视的~.~
分类 换一批
职场文书书信函件祝福寄语演讲致词实用文档优秀作文结婚祝福发言稿小学作文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