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关于魅力山西导游词(通用3篇)关于魅力山西导游词 篇1
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古代的一处关隘,原名苇译关,世传为万里长城第九关。这一关隘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代称。
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
娘子关历史悠久,隋代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据守此关,所以后人皆称之为娘子关。关城,现存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南、东两座关门和长达650米的城墙,中间为居民区。城南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书额“京畿藩屏”四个大字,门洞前是近百米的石铺古车马道。城门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城内民宅、街道仍保持原貌,当地居民多为明、清两代“车户”后裔。东门为砖券门洞,上为平台。洞门上镌刻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大宇。绵山上的避暑楼,相传为唐代平阳公主所建。关外是曲折绵延的燕赵古道。娘子关东门里有处砖砌的高台,相传为平阳公主的点将台。
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位于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的“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画卷。
登上宿将楼台,凭栏眺望,或仰看苍山巍巍,或俯视大河滔滔。山光水色,与古老的娘子关城堡相映成趣,宛如进入一幅水粉描绘的山水风景画中。关于魅力山西导游词 篇2
九龙壁在代王府,位于大同城和阳街,系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桂改封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藩大同。王府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王府座北朝南,呈长方形,中轴线上前有九龙照壁,进裕门依次为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崇信门、存心殿、长春宫、广智门;东边由南向北依次为广赡仓、长春宫、望宗楼、清暑殿、宗庙、燕居之殿、后殿等;西边进戟门,左有社稷坛,右有风云雷雨山川坛、大成之殿,过穿廊为谨德等殿。整个王府建筑金碧辉煌,豪华壮丽,廊庑相接,屋宇错落,前堂后寝,西厢配房,殿宇深邃,回廊曲折,是一所完整的王城府邸。总占地面积达175950平方米。
现今的东华门、西华门、皇城口、石宰门正是当时王府四门的遗址。该府于崇祯末年(1644)毁于兵火。王府照壁九龙壁因隔和阳街而立,故独以保存至今。
九龙壁位于城内大东街(和阳街)路南,座南朝北,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二十九年(1396)。该壁东西长45.5米,高 8米,厚2.02米,是我国现存三座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壮观、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九龙壁结构整体使用孔雀蓝、绿、正黄、中黄、浅黄、紫等色,全壁由 426块特制烧造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弥须座的束腰部的75块琉璃砖上镶有两层琉璃兽。第一层是象、狮、虎、鹿、飞马、麒麟、狻猊等形象。第二层是小型行龙。这些琉璃兽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须弥座上平托 9条琉璃壁龙,整个壁身下部是青绿色的汹涌波涛,上部是蓝色的云雾和黄色流云。巨龙之间以云雾、流云、波涛、山崖和水草相隔相联,五彩斑斓,蔚然壮观。正中心是一条坐龙,为正黄色,此龙正对着王府的中轴线,昂首向前,目光炯炯。中心龙两侧的一对浅黄色龙,为飞行之龙,龙头向东,龙尾伸向中心龙,神情潇洒,怡然自得。第二对龙为中黄色,头尾均向西,形态飘逸,古朴大方。第三对龙为紫色,是对飞舞之龙,神情凶猛暴怒,大有倒海翻江之势。第四对龙呈黄绿色,神采飞扬,气宇轩昂。整个正面 9条巨龙伸爪抱珠,捕风弄雨,盘曲回绕,体态雄健,色彩绚丽,栩栩如生。
壁顶为仿木构单檐五脊顶,由62组琉璃斗拱承托,正脊脊顶两侧有高浮雕的多层花瓣的莲花及游龙等图案,两端是龙吻、戗首,为龙首造型。飞椽、额枋均雕镂得细致、逼真。龙壁东西两端分别是旭日东升和明月当空的图案,并衬有江崖海水,流云纹饰。壁前倒影池长34.9米,宽4.38米,深0.8米。由石栏围绕,中有一石桥相连。池水碧绿,龙影倒映,水波微兴,九龙似昂首奋爪畅游水中,气势磅薄壮观。九龙壁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魅力山西导游词 篇3
玄中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20公里,是我国佛教净土宗最早的发祥地,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
玄中寺,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由高僧昙鸾大师创建,到承明元年落成,距今已有1500余年。宋、元以来,玄中寺几毁兵火,元初由圆明禅师修复。元至正年间赐名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寺,因而得名玄中寺,又称永宁寺。因寺地处石壁山中,故又称石壁寺。
寺院创建人昙鸾,为北魏雁门人,初随道士陶弘景学仙道,后接受了净土门法,成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始祖。著有《天亲净土论》,影响很大,北魏孝文帝授谥号“神鸾”。到隋、唐时,玄中寺已成为道绰、善导两位大师宣讲佛教净土佛学的道场。至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以天子之尊,拜谒玄中寺。盛唐以后,玄中寺成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后经日本僧人将佛教净土宗教义传回本国,公元1175年,日本僧人法然受善导大师所著《观经疏》一书影响,便创立了日本佛教净土宗。日本现在的东、西本愿寺、知恩院等净土宗,就是受中国净土宗影响建立起来的,属于中国玄中寺净土宗系统。尊昙鸾、道绰、善导为中国佛教净土宗之祖,故玄中寺为日本佛教净土宗之“祖庭”。“净土宗”按西方讲,有“极乐世界”之意,中国佛门则称之“净土”,信奉“阿弥陀佛”。
玄中寺坐北朝南,分前、中、后三部分,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殿。其中天王殿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距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大雄宝殿居中,其左右各有一配院,配院前又有对称的东西厢房,形成一个雅致的协调布局。1955年重建善法殿、万佛殿、千佛阁及配殿,作工精细,仍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风格。寺东部山顶有一座两层八角白色秋云塔,坐落在苍松翠柏之中。显得格外绚丽壮观。寺内还存有历代名人的40余幅碑碣和铁铸弥勒佛及明代木雕佛像,均为珍贵文物。
上一篇:山西胜溪湖导游词(通用14篇)